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编制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至关重要、意义重大。河洞乡将始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工作力度再加大、进度再加快、质效再提升,确保各项工作在全县争先进位。
(一)锚定农业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开拓创新、厚植优势,描绘全面振兴的发展画卷。一是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重点推进长岭食用菌产业延链升级、各村食用菌种植提质扩容,强化特色产业品牌效应。依托河洞生态农副产品电商中心,探索“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联农带农”效果,为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确保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二是切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坚决完成粮食生产、油茶种植年度目标任务,抓紧抓好早、中稻夏管、秋收工作,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业发展短板。耕地保护政策从严守牢,全力推动耕地恢复整改,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动态巡查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三是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巩固省级卫生乡镇成果,加大日常巡查管理力度,健全路域治理长效机制,集中整治沿线车辆乱停乱放、违法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持续规范集贸市场管理,全面实现村庄卫生保洁常态化、制度化,力争打造一批可看可讲的村级点位。
(二)立足群众急难愁盼和共同富裕目标,牢记宗旨、执政为民,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诺言。一是坚决守好防返贫底线。加强“三类人员”监测帮扶,坚决守住“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帮扶政策,增强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造血、输血功能,持续发挥产业带动效应,优化项目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推动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实现稳中有升,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落实社会兜底保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落实临时救助、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提高主动发现能力,持续做好低保户、五保户、军烈属、孤儿等弱势困难群体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确保困难群众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不断提高保障兜底水平。三是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办好办强丰收节、美食节、春笋节、敬老节、温泉节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红通通”青年志愿服务团作用,组织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各项活动,持续开展环境保护、垃圾分类、扶贫济困等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村民白事简办,红事新办,禁止大操大办,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着眼新时代“枫桥经验”和小乡镇优势,夯实基础、化解风险,打造和美宜居的治理格局。一是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落实“四讲四治六必访”群众工作法,深入开展入户排查走访工作,及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禁毒和反电信诈骗、防养老诈骗工作,积极打造无邪教示范乡镇,促进河洞社会治理效能提上新台阶。二是全面筑牢群众安全防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红线意识,严格贯彻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重点工作和“1+7”政策体系文件精神,做好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积极推动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厂房改造及线路规整,提升一线员工安作业环境安全水平;加强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路段巡查检查,完成内洞组、合江圩等路基塌方问题修复整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三是全面守住生态环保红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抓好环保问题整改,加大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攻坚力度,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及畜禽养殖污染巡查,切实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守护和利用好优渥的自然环境,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让绿色成为河洞发展最动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