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障安全稳定局面
一是持续有效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工作。由安监部组织加强隐患排查标准宣贯解读,提高公司全员发现判别隐患的能力,对照隐患标准持续开展排查梳理。监督各专业部门和供电所落实本专业、本所安全隐患排查,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分专业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形成隐患清单,切实摸清隐患底数。强化隐患闭环管理,针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及时录入系统进行管控,能立即整改的隐患迅速组织整改销号,无法立即整改的要及时落实差异化防控措施,防止隐患进一步恶化。二是提升应急管理基础工作。督促专业部门加大对35kV单线、单变变电站加强巡视,发现缺陷及时组织消缺,杜绝发生电网事件。10月30日前由安监部牵头组织各专业部门完成公司各专业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三是规范使用施工机械及安全工器具。作业前对施工机械、安全工器具安全检验,并作为作业票填票必核项目。施工作业人员应掌握并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并在使用前进行外观完好性检查,严禁使用已损坏或超过试验期的安全工器具。
(二)统筹电网协调发展
一是有序推进2025年新开工主网基建项目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南洲至浮江变配套35千伏线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加强过程协调及管理工作、及时解决物资及施工受阻问题,确保在2025年12月底前竣工完成,完成县重点工程项目电网建设全部工作任务,逐步完善河洞、内良及浮江乡等供电区域电网结构水平、提高县域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能力,减少变电站停电带来的服务风险,增强主电网安全供电可靠,有序压降变电站七级电网运行风险的存在、有效降低运行压力。二是有序实施老旧设备改造项目。持续安排山南、樟斗、黄龙及新华等4座变电站老旧保护改造项目,争取2025年上半年开工实施,年底前改造完成投入运行,提高设备运行水平及可靠性。三是强化精准立项,优先解决安全隐患、负荷增长和保障重点项目等方面问题,补强电网设备短板,实现区域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四是管理上抢时间、促成效,扭转频繁停电不利局面。以“两个月内发生2次及以上停电”线路、台区为整治任务,根据轻重缓急倒排巡线计划和治理计划,坚定整治频繁跳闸线路的决心;加强日常运维管理,以“台区平均停电时间”指标为抓手,进一步压实主体管理责任,切实抓好电网设备运行维护,推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和配电带电作业,进一步压降高、低压故障停电,常态化开展低电压治理、线路综合治理、触电隐患治理等专项工作。
(三)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一是加强与县商务局、工业园管委会沟通,建立招商引资企业信息共享机制,主动走访对接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及新签约项目,提前了解企业入驻情况,全过程跟踪在建重点工程,加速推进项目施工进度,确保重点客户早送电并投产,尽快带来每月约100万千瓦时电量增长,有效拉动售电量增速增长。二是联合县商务局重点走访今年存量减产、停产企业,了解实际停产减产原因,详细指导企业节能降损、降本增效,持续关注盛源、龙华、众能、章江供水等复产或有复产可能的企业,降低停产减产影响。三是严格管控优质服务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侵害群众利益的供电服务“红线问题”,不断强化干部员工的主动服务意识和“红线”意识。深刻吸取近期省公司系统内其他公司服务态度类投诉和12398投诉,杜绝98、12398投诉和舆情,严控供电质量类工作。
(四)全面加强经营管理
一是梳理居民合表、农产品初加工电价用户清单,对用电类别、用电性质进行核实,是否存在差错导致超范围执行居民及农业电价。梳理月度居民大于2000度电量用户清单,核查是否含有工商业性质用电;梳理含有定比用户清单,核查定比设置是否规范。二是开展违规用电专项整治。重点检查用电客户是否存在私自转供电行为、超容和私启用电情况,强化经营风险防控。三是加强电费基础质量管控,建立“一户一策”风险防控机制,合理有序推行费控,依法依规停复。四是优化业扩报装流程。提升业扩项目主动服务意识,办电服务限时办理,做实业扩项目每日情况跟踪机制。对高压业扩报装项目实行全过程管控。前置业扩项目物资管理,结合实际需求,形成“业扩常用物资储备库”,对储备库内物资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常用物资的及时补充,防范因物资问题造成的业扩项目延时。
(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
一是强化输电线路巡视管理。充分利用线路可视化监控装置、无人机巡检等手段,及时发现缺陷及消缺工作,确保线路安全。二是深化可视化监控应用。根据省公司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线路可视化装置,加装可视化监控设施,加快防外破视频监控在线监测点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防履冰、防外破及防山火在线实时监控力度。三是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进一步推进。在肖池、大合及宝珠山变建设无人机巢,可开展附近8-10公里范围内输配电网无人机自动飞巡工作,可履盖城区所有供电区域范围内的故障自动飞巡工作,及时有效发现故障点,减少故障查找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及减少台区故障停电时长,减少供电服务压力和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满足变电站智能巡检基本要求。四是进一步应用好35千伏变电站无人机自动巡检工作。开展无人机自动巡检由35千伏输电线路航点航线规划全覆盖基础上,逐步延伸变电站自动巡检建设工作,实现变电站无人机自动巡检功能,常态化开展无人机飞巡及测温工作,确保变电设备缺陷及时发现、及时消缺,提高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及可靠性。
(六)持续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专家人才队伍建设,完成公司专家人才的年度考核工作。着重开展岗位练兵、在岗培训,充分利用“智慧教室”和实训基地,每月开展全业务能力认证抽考普考培训测试工作,切实提高员工岗位胜任能力。二是扎实推进员工高效配置。不断优化岗位竞聘管理,鼓励引导员工向紧缺急需专业和岗位,向偏远站所流动;推动用工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加强新员工入职培养,综合用好高校毕业生、供电服务公司和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三个入口通道,确保关键岗位及时补充、新兴业务超前储备、新老队伍有序接替。三是持续优化考核分配机制。深化宽带岗级工资制度管理,落实岗级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发展岗级、薪级积分档案管理,规范开展岗级、薪级晋升工作,持续发挥薪酬激励作用。优化指标体系,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评价办法,优化“挣工资”机制。四是以人为本营造团结和谐氛围。不断改善基层生产生活条件,建成公司营销管理用房,强化信访重点人员管控,统筹做好保密、档案等工作,确保公司和谐稳定。五是严格落实矛盾排查制度,依法化解信访问题。继续加强对遗留问题及重点、难点、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的跟踪、化解工作,防范因历史遗留问题引起的信访。
(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深化党建价值创造。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学习和宣讲宣传,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改革、谋发展的奋进力量。开展“三品牌”创先争优活动,深化“支部三联”“四可四比”等机制应用,主动扛起责任,增强新闻传播效能,有效防范化解舆情风险,加强品牌引领,为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化“改陋习、除积弊、优作风”行动,突出加强对“三个红线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查各类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加强干部员工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好大余丰富红色资源,持续推进文化强企建设,驰而不息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开创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三是营造和谐稳定环境。持续为职工办实事,稳步推进大余营销管理用房等项目尽早落地实施,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公司的关心关爱。全力推进安全、廉洁、合规等5个专项文化建设,培育公司高质量发展文化力量。持续开展生产运动会、“守望相助”职工服务等文体活动。统筹做好信访维稳、意识形态、平安建设、舆情、离退休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