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反映出党中央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严峻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最新判断。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贯穿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顽强革命斗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努力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在新时代大力发扬斗争精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一方面,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态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逆全球化思潮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给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带来新挑战;大国博弈日趋激烈,地缘冲突不断加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给世界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等等。另一方面,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坚定斗争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伟大斗争,确保我们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改革创新,但改革创新首先是有方向的,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绝不能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创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十分清醒,态度特别鲜明,绝不能有任何动摇、迟疑和含糊。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新的征程上,必须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依靠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群众为师,认真学习和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经验,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伟大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一方面,发扬斗争精神。自觉把握斗争主动权,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筹划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展示坚定斗争意志。另一方面,增强斗争本领。斗争本领包含斗争经验、斗争策略和斗争方法,蕴含斗争艺术。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通过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升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来源:江西日报作者:卢忠萍 刘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