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流已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陕西作为文化大省,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要抢抓数字技术迅猛发展为跨文化交流带来的新机遇,深入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积极推动陕西文化繁荣发展和交流合作,不断提升陕西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贡献陕西力量。
数字技术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一系列现代科技。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特别是在文化传播和交流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使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即时和互动。在跨文化交流中,数字技术不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还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数字媒体,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人们可以直观体验和理解其他文化,有效消除地域、语言和文化障碍,进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展文化交流的范围,使文化传播更加广泛和深入。其次,数字技术为人们提供了跨越地理和语言障碍的交流平台,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实时交流信息和观点,增强了文化交流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了文化传播的效果。同时,数字技术的出现不仅使跨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和便捷,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传播,促进了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还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现阶段,数字技术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还为解决文化隔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构建多元化数字文化交流平台。建设全面覆盖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信息交流平台,不仅能够将优质文化资源科学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够建立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公众沟通渠道,实施差异化配送策略,提高优质文化资源供给。首先,要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构建高效、稳定的云计算平台,提供弹性计算、存储和网络服务,支持数字文化资源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数字文化创新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注重推动数字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质量,确保数字赋能的顺利实施;积极吸引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在陕西建设数据中心,为数字赋能提供有力支撑。其次,要进行内容创新。招募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内容创作者,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支持,鼓励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数字文化内容;建立专业的内容创作团队,通过设立奖励机制、提供创作资源和推广机会等方式,激发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及时了解用户对内容的喜好和需求,根据反馈调整和优化内容创作策略,以提升用户满意度。最后,要鼓励融合创新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参与数字赋能生态建设,推动跨行业融合、跨平台融合和跨地域融合,通过合作研发、技术创新等方式,推动数字赋能技术在陕西全域广泛应用。
推进数字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要从技术支撑与创新、数据安全与版权保护以及国际化发展等多方面入手,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实现文化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整合机制,包括制定科学的文化资源整合规划,明确整合目标、任务和步骤,确保整合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要建立健全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保障文化资源公平、合理分配,提高各方积极性。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提高整合效率和精准度。探索数字化整合模式,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促进跨界融合。再次,要加强数据安全与版权保护。在推进数字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过程中,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借助科学技术和法律手段共同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确保文化资源的合法性与安全性。最后,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助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升级。将文化、教育、科技、休闲等功能融合,突破传统场馆固定开放时间和服务模式限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文化展示与传播模式,在空间设计上更加注重创意性与个性化,为群众提供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交流与体验场所。
加强数字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首先,要构建新兴数字文化大市场。建立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新兴数字文化大市场,建立数字文化平台运营和数据监管标准体系,创新商业模式,活跃数字文化市场,规范网络文化传播秩序,促进数字文化资源规范有序流动,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其次,要优化数字文化产业结构。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通过网络直播、云展览、云旅游等方式推动产业创新,扩大数字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我国网络文化企业的全球影响力。最后,要加强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构建网络文化产业良好治理生态,通过文化产业基金、财经金融服务等方式推动文化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形成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助力陕西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要坚持政府、高校、企业等协同发力,搭建交流、合作、发展平台,以多元文化的交融互动促进民心相通。运用现代数字技术,深入挖掘陕西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物数字藏品、网络游戏、网络影视等走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平台,高质量办好“国风秦韵”“丝绸之路万里行”“丝路春晚”等文化交流活动,擦亮“兵马俑故乡”“古丝路起点”等名片。发挥中欧班列(西安)以及国际旅游专列的作用,推进秦腔、汉服、唐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开辟陕西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新赛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陕西必须以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积极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和融入陕西文化产业,构建良好文化生态,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