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专栏 > 环境保护

江西大余:系统推进美丽赣州建设行动,奋力打造美丽赣州“大余样板”

访问量:

2023年,大余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推进美丽赣州建设行动各项决策部署,奋力打造美丽赣州“大余样板”。

一、坚持高位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实现提标提速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印发《2023年大余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3年美丽赣州(大余)建设行动工作方案》等环境保护类专项文件。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环委会、八大行动流动现场会等研究部署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落实具体工作举措。县领导多次亲临项目建设一线,主动调度项目进展,千方百计破除项目建设障碍,切实解决困难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真正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2023年美丽赣州(大余)建设行动市级调度项目7个,其中1个项目实现提前竣工;总投资18.05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6.19亿元,完成投资6.6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率108.13%,超额完成年度投资目标。

二、加强统筹谋划,美丽大余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出台《大余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初步构建了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深燃综合能源利用项目基本完工,园区能源利用效率将大幅提升。推动全县约100万亩可开发林业碳汇林地开发利用,预估大余森林碳汇第一个计入期(20年)产生约989万吨碳汇指标,预计总收益约为14.64亿元。稳步推进开发区屋顶光伏三年行动计划,开发区屋顶光伏覆盖率达83.33%,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大力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2023年,我县3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和达标率均为100%,20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辖区内未出现V类及劣V类水,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达到100%,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PM2.5平均浓度2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98.6%,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三是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压实相关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主体责任,2023年全县持证矿山修复面积76.54公顷,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面积40公顷,企业投入3348.74万元。持续推进矿山大排查大整改,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完成人工造林0.646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2.91万亩。四是持续推进农村环境提升。印发《大余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各乡镇对辖区内畜禽养殖场进行摸排,全县103家在养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粪污处理设施安装,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47%,38家生猪、肉牛规模饲养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完成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推广面积达28.1万亩(包含复种面积),推广配方肥施用量0.43万吨,化肥利用率达到42.5%。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动,打造南安镇建设村——市级改厕样板村1个,完成整村规范改厕106户。

三、深化机制创新重点难点领域实现攻坚突破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作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推动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乡镇(城市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有效运行,全年共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4次、乡镇(城市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31次,充分发挥村级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员作用,每月定期开展村级网格员巡查,及时上报并解决巡查发现的问题。加快推动历次督察问题整改和示范创建工作,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隆盛矿业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未达到60%问题、吉村镇解放村村民占用耕地问题、工业园区违规占地问题均已完成整改销号,成功创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