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县行政审批局 > 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大余县行政审批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访问量:

今年以来,大余县行政审批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要求,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强化法治监督,推动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序发展。现将我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制定《2023年度大余县行政审批局法治工作计划》,将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局长办公会学法和全局干部职工学法考法重点内容,学好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等读物,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务服务工作。今年以来,局党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局长办公会集体学习5次。同时,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2023年度大余县行政审批局法制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明确年度法制政府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微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让企业群众有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二)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一是深入推进“市县同权”改革。印发《大余县承接落实“市县同权”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承接我县85项“市县同权”事项,组织业务审批人员到市局跟班学习,配合市级高效完成办事指南编制,完成事项交接。目前,我县累计办理“市县同权”事项16521件,承接办理较为顺利。同时,在“市县同权”改革基础上,创新推出“县乡同权通办”改革,印发《大余县深化“县乡同权通办”改革工作方案》,依托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推动首批94项县级高频政务服务高频办理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二是开展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企业群众关切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强化数据共享、精简办事材料、注重业务协同、再造审批流程,印发《大余县深化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方案》,梳理100件“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并上线80件“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到赣服通大余分厅。目前已办理“二手房水电气过户、涉企不动产登记、义务教育入学”等“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1524件;三是落实惠企政策集中兑现改革。按照《大余县惠企政策兑现“线上一网 线下一窗”“余快办”改革工作方案》,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出台惠企政策兑现资金管理办法,设立1000万元惠企政策“资金池”,并按照“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承诺兑现”三种方式开通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共兑现177家企业惠企政策资金1990.23万元;四是强化“工程项目建设一站式集成审批”改革。强化县工改办的统筹作用,发挥工程建设项目“一站式集成”审批专区的集成效应,按照项目策划生成、项目建筑许可、竣工验收备案3个审批阶段,并推行“容缺审批”“承诺减免”等模式,实现工程建设项目“闭环审批”。今年以来,我县项目策划生成率100%,多测合一项目占比100%,联合验收率100%,有力的促进了我县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以及中央预算资金项目、地方债项目的前期推进,为我县落实“三大战略、八大行动”,推进“大干项目、赛马比拼”提供了强大的审批要素支撑;五是推行“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改革。对企业全生命周期进行深入分析梳理,结合“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机制,在流程优化、环节精简、时限压缩上再突破,打造企业报建全生命周期大余样板,目前已实现江西希尔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3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的“竣工即投产”及江西东腾锂业年产3GWh4680等锂电池项目的“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六是推行行政审批事项分级审批制度。出台《大余县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事项分级审批制度》,结合事项复杂程度、审批风险程度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将各事项审批层级分为四类,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牢牢守住审批安全红线;七是全面设立通用综合窗口。将部门设置的小“一窗”变成按事项集成审批的大“一窗”,推进综合受理“一窗化”,梳理出通用综合窗口办理事项清单,除部门必须保留的专业窗口按分类综合受理外,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其余窗口实行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同时,我县各乡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现通用综合窗口全覆盖;八是加强审管衔接。进一步厘清审批和监管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完善审批、监管信息“双推送”、“双回路”机制,制定“审管互动”平台建设方案,已建设完成审管互动系统平台,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升行政审批和政务监管融合水平。目前,平台共推送审批信息2550件,认领2550件。

(三)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一是坚持精准调整。经对《江西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赣州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中的行政许可事项进行认领确认,形成《大余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包含行政许可事项256项,其中县级实施251项,乡(镇)级实施5项(3项县乡(镇)共同实施),构建起全县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目录,并严格按照目录清单行使职权,未列入目录内的行政审批事项不得行使,确保“清单之外无审批”。二是坚持民主决策。严格落实《江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依法履行决策启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和决策公布等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三是推进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本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政务公开阵地建设,利用LED屏幕、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二、特色亮点工作

从企业群众需求端出发,创新推出“县乡同权通办”、“刷脸办”“政银合作”“政务服务7+工作联动机制”等4项原创性新举措,经验做法先后在人民网、央广网、学习强国、江西日报、赣南日报刊登报道。一是推出“县乡同权通办”改革。围绕民政、农业、人社、医保、卫健、户政等领域,聚焦企业群众需求,按照“按需下放、能放则放”的原则,根据各乡镇发展需求和现有承接能力,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开展调研摸底、研究论证等方式,梳理出94项“县乡同权通办”事项(直接承接69项、实质性审核25项),并以经济发达镇新城镇为试点,稳步有序分类推广至各乡镇实施;二是打造政务服务“刷脸办”新模式。深入贯彻落实《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印发赣州市推行“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改革工作方案》,制定我县《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推进大余县政务服务中心“刷脸办”改革工作方案》,梳理第一批政务服务中心现有高频次、容易办、流程简单的政务服务“刷脸办”事项清单52项。通过“扫码”“窗口亮码”“刷脸”三种方式,进行比对认证授权,自动关联全省证照数据库,覆盖身份证电子凭证、居民户口簿电子凭证、驾驶证电子凭证、不动产登记证明等20类证件;三是探索“政银合作”新路径。与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联合推出政银合作“企业开办+银行开户”限时联办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专窗”从传统政务大厅延伸至银行网点,企业开办申请人可直接携带相关材料到自助一体机上提交企业设立申请,经审批部门后台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可通过自助一体机打印纸质营业执照并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四是建立政务服务“7+”联动监督机制。整合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型”政府建设监督员、纪检监察员、新闻媒体、企业群众代表等类别的监督力量,组建成“7+”联动监督专员队伍,实行“中心吹哨,人员报到”机制,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监督平台,倒逼窗口服务提质增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信息化建设滞后。数字赋能基础较为薄弱,电子证照库尚不能满足部门办理审批的需求,政务服务网整体效率有待提高。信息化团队力量薄弱,缺乏相关数字化技术人才,无法较好地满足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同时,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改革,需要建设或升级系统,资金投入量不足,基层网络硬件设备装备等水平较低;二是服务质量有差距。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尤其是进驻窗口人员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不仅表现在业务熟练、流程环节的政策把握上,还表现在基本礼仪、待人处事和主动服务企业群众的认知体验等方面,直接影响办事群众的体验感。虽然通过日常监管和教育,实施“综合受理”“帮办代办”等服务模式,企业和群众投诉的次数大大减少,满意度大幅上升,但和比肩大湾区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水平也急需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依法行政观念,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知识的学习,充分利用节假日、全面法制宣传日等活动载体,宣传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观念,为依法行政营造舆论氛围。同时,加强党员干部对宪法、党内法规、行政法规等各方面法律法规学习,邀请司法部门和专家学者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提高干部队伍法律水平。另外,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网、局微信公众号的作用,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化、阳光化、透明化。

   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中实现新突破,聚焦打通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的堵点、痛点、难点,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办事流程和服务流程再造。着力提升“星级”政务服务水平,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思维”向“企业视角”转变。探索实施“信易+审批”改革,以《大余县实施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清单》为基础,结合企业群众办事的高频事项,制定信用审批事项清单,在办理行政许可环节,应用“联合奖惩”“信用核查”“信用评价”“赣通分”等系统,为企业群众提供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简化程序等便利服务措施。同时,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和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主动为企业提供靠前服务、精准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三是推进数字政务建设。加快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等“一网通办”支撑平台地迭代升级,推动与国家、省级高频业务系统对接,将“一网通办”平台作为政务服务事项的统一申报入口,加快推进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的应用,真正实现“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推行“一表通享”改革,报表数量做“减法”,数据共享做“加法”,实现多核对少填写,达到减负的同时又确保数据准确性。同时,不断拓展赣服通“大余分厅”便民惠企生活服务场景,持续丰富充电、文旅、停车等与企业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应用,提升城市“指尖服务”效能。另外,抓实多源数据汇聚整合到大数据中心,统筹管理政务数据、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协同推进政务服务领域数据融合,做好多源数据支撑大数据转化工作。建立数据专员制度,组建数据专员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我县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