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余工业园区管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积极担当作为,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谋划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抓牢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领导班子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集中开展理论学习29次,并结合园区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96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二是切实有效履行各级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坚持落实挂点联系制度,加强对园区非公经济组织的工作指导,严格对园区党员干部教育和管理。今年以来,园区党工委发展党员4名、对各支部督促指导党建工作30余次、完成党员培训158人。从严抓好党风廉政、意识形态、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全年开展4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确保各项工作安全稳定运行。三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时研究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认真制定学习教育计划,严密组织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讨论交流。通过书记讲党课、组织党员培训等方式引导园区100余名党员,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党纪学习教育共检视问题56个,其中,党工委层面5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四是扎实推进“书记领航”行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书记领航示范作用,以抓实队伍建设、抓实示范引领、抓实企业服务为出发点,组建党员示范班组,选优配强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4名、党务工作者10名,进一步提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以党建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深刻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对照、主动认领巡察反馈问题,研究整改推进措施,明确时限要求,坚决抓好问题整改落实,按时完成2023年市委提级巡察问题125条整改措施销号。
(二)加快推动园区建设管理。一是不断建强园区承载平台。深入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认真谋划并推进园区“十件实事”工作进展,基础设施持续得到完善,为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提供坚实支撑。顺利推动大余工业园综合能源集中供热、新城管道天然气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园区扩区范围供电基础设施建设供电公司顺利完成省级立项,推进园区道路、供水等工程实施,完成食品产业园瑞兴路延伸段工程建设、大余县工业园区供水项目(一期)管网铺设约7.37公里、深燃集中供热管网铺设约5公里。二是推动争资争项工作进展。积极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推动园区道路、管网提升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中央预算内、国债资金项目储备3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3个,已争取专项债资金5600万元。园区获市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奖补资金50万元,大余工业园综合能源项目获非普惠奖补资金200万元,品信新材料设备更新获国家补贴1440万元。三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实工作责任落实,每月部署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要求限时完成,定期汇报进展并研究解决问题,全年累计完成重点工作任务110余项。持续做好项目用地保障,全年完成项目供地640.41亩。坚持统筹协调推进,狠抓薄弱环节,全面做好重点项目实施。推进中科智谷、新华工业小区标准厂房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悦安二期、东腾二期、希尔曼等项目顺利建成投产。四是推进园区改革重点任务落实。全面落实省、市365体育投注,365体育备用网址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任务要求,深入推进园区改革创新发展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完成社会管理事务剥离、实施“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干部选配交流等45项重点任务,完成赋权委托事项清单制定,赋予园区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清单82项,今年重点任务达到时序进展。
(三)积极赋能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产业加速集群发展。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围绕全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4312”行动计划,加速推进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园区现有规上企业92家,较2023年底增加7家。有色金属新材料(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钨及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稳中有进”,产业集群规上企业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24.7%。截至目前,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悦安新材料1家,“潜在瞪羚”企业东腾锂业1家,省级“种子独角兽”企业江西悦锂1家。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成园区“就业之家”,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便捷暖心的公共就业服务,协同县级就业之家累计为20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7500条,成功为企业招聘员工800余人。完善“园区事、园区办”审批服务和“帮代办”工作制度。今年以来,累计提供行政审批、帮代办、政策兑现审核等服务事项382项。全年累计向89家企业提供“财园信贷通”贷款续贷、增贷、新贷金额4.34亿元。三是积极推进园区绿色发展。严把项目入园关口,参与预审项目45个,否决4个不符合产业准入政策、“两高一低”项目引入园区。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鼓励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更新、设备更新等关键环节加快转型升级,已动员悦安新材料等一批企业积极申报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以旧换新补贴。完成绿色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绿色园区申报。园区今年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家、市级节水型企业1家。
(四)持续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一是强化人才平台保障。做好人才服务支持,与赣南科技学院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协议,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作用,进一步围绕产业做好人才工作规划。悦安新材料羰基事业部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微材料成就大梦想”视频获评赣州市人才创新创业短视频三等奖,盛源新材总工程师方飞荣获赣州市第八届“十大科技创新人物”提名奖称号。今年以来,园区引进人才数21人。赣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钨新材料及应用分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悦安新材料、钨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创新平台38个,其中,省级及以上10个。二是加快低效用地处置。积极落实低效用地处置措施,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通过政府收回重新挂牌、司法拍卖转让、企业增资扩能、项目引进等方式有效盘活低效用地面积351.09亩、“僵尸企业”10家、闲置厂房面积5.4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园区用地健康发展。三是加强政务环境提升。严格落实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粘贴入企二维码200余张,落实入企提前报备和扫码登记,切实做到减少涉企检查频次,让企业集中精力抓好生产经营。全方位提高为企办事效率,设立园区综合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和“办不成事”窗口,进一步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四是推动平安园区建设。畅通涉企法律服务,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会同县司法局开展“百场公益普法基层行”进园区活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同县法院召开法治营商环境企业座谈会,收集企业法治类问题诉求和建议15条,逐项完成办理答复。坚持常态化做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反诈宣传、信访调解、禁毒大排查行动。全年成功调解撤诉民商事案件90余件,解决争议标的1098万元,有效奠定企业发展环境基础,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五)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是加强安全要素管理。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园区干部业务水平提升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履职能力。持续对园区200余家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督促与指导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组织企业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企业安全防范能力。对涉“两重点一重大”、劳动密集型等重点企业,加强帮扶督导安全生产落实情况,进一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年累计培训企业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320余人次,检查排查企业40批次,发现问题隐患374条,督促完成整改335条。二是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落实突出问题整改,完成上级交办信访件整改销号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新能源重点企业,共同推动锂渣消纳处置问题。坚持领导带班巡查制度,开展日常巡逻、夜间抽查、约谈等监管行动,不断完善涉水涉气企业相关环保问题整治措施。开展污水管网雨污混接等排查整治,排查出问题16个,并及时督促完成整改。三是有效维护环保基础设施。修复园区污水收集、尾水排放管网,检修更换污水处理厂部分损坏设施设备,保障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加强日常检查及故障排除,保障园区环保在线监控平台和雨水在线监测站房正常运行。检修大气监测标准站、微型空气监测站,保障设施有效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