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吉村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工作主要成效
(一)党建引领迸发吉村新活力。理论武装持续深化。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依托镇级党校对各支部党务干部开展集中性培训、例会培训11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11次,理论学习和交流研讨30余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有力,阵地建设管理有效。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全年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420余次,举办文艺汇演、户主会宣讲、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等活动320余场次,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8人次。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持续落实党建质量过硬行动和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深入实施“书记领航”行动,带动各级党组织书记领航项目18个。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新发展党员9名,“七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30名、“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组织各村书记参加产业发展“大讲堂”3次,带领村书记外出学习考察水稻制种、脐橙分选加工厂项目,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1人,基层党建稳步提升。纪律建设有力有效。持续开展“一周一微课”,全年开展监督检查67次,督促整改问题78个,运用第一种形态5次处理8人。聚焦群腐工作,向牵头单位移交问题线索10件。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针对县委巡察反馈问题,制定169条整改措施,已完成措施159条。
(二)乡村振兴带动吉村新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政策,严格对照5年过渡期和“四个不摘”要求,持续落实义务教育保障,为98名学生申报雨露计划资金14.7万元。全镇616户1946名脱贫人口、153户540名三类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为脱贫户、监测户累计办理慢性病897人次,申报产业补助675户206.1万元。“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健全“经营主体+村集体+脱贫户”运营模式,建设上村村省级乡村振兴模板示范村,培育水稻、脐橙、槟榔芋等26个产业基地。成立电商服务中心,全年销售农产品1203笔,金额达28万余元。建设农事服务中心和多村联建竹笋加工厂附属设施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户土地流转、脱贫人口务工就业。“项目为王”理念入脑入心。围绕乡村建设总目标,全年谋划项目150个,总投资6552.92万元。获批项目共15个,总投资521.3万元,其中,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9个、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3个、水利救灾项目2个、边远困难乡镇建设专项资金项目1个,实现“村村有项目”目标。教育事业有效发展。建立“本土乡贤人才库”,打造“党建+人才振兴”示范点,发动优秀乡贤企业家为吉村中小学捐赠20台教学电脑,连续8年开展奖教助学累计各类捐助资金共计120.85万元,奖励优秀学子147人,优秀教师363人次。
(三)环境治理展现吉村新面貌。组织实施迅速有效。召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调度会5次,研究制定《2024年吉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点》《2024年吉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评方案及考评细则》,明确工作内容、要求。组织开展全镇环境卫生督查18次,环境整治成效巩固提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推进厕所革命,摸排农户4209户,户厕3772个,完成吉村村苏屋组23户农村户厕整改目标。新建污水处理项目2个,总投资722万,目前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美丽乡镇建设有力推进。启动圩镇三年行动计划,整合镇消防、综合执法、公安等干部力量,集中开展圩镇整治56次。带动各村开展集中整治143次,发动农民群众7528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364吨,清理牛皮癣、卫生死角、病媒生物孳生地687余处,清理村内沟渠23.47公里,整治乱堆乱放1340处,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31.6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平安建设构建吉村新图景。安全生产持续攻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在节假日开展重点巡查,发现隐患112条并完成整改。加强燃气智慧报警器安装,动员使用燃气餐饮场所17家安装报警器。对“三类场所”影响逃生通道和救援的防盗窗(网)、广告牌进行全面摸排整改,截至目前拆除防盗网580个,共拆除1731.5㎡,拆除广告牌1处。劝阻、扑灭秸秆焚烧36次,查处违规用火行为5次。社会突出风险稳定控制。推进校园周边安全隐患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2次,排查整治各类隐患12处。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加大积案化解力度,强化领导包案、部门配合,推动矛盾就地解决。截至目前共受理17件信访件,已办结15件,在办2件。矛盾纠纷有效化解。落实党政领导包案化解制度。截至目前,排查矛盾纠纷132起,化解127起,化解率96.2%,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开设讲堂等多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6次,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防溺水、禁毒、反诈宣传掀起热潮。组织镇村干部、平安志愿者开展制毒高危场所排查270余次。全镇9个村均成立防溺水巡逻队,每天重点时段到重点区域密集开展巡查2次以上。